隨著寶寶的不斷成長,對營養(yǎng)的需求也是不斷增加,這個時候媽媽就要考慮開始給寶寶斷奶,斷奶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。而在添加輔食的過程中,做爸爸媽媽的都會因遇到一些問題而苦惱,比如孩子對新食物的拒絕和不適應,添加的質和量不好控制,輔食制作是否符合營養(yǎng)平衡等等。那么怎樣喂養(yǎng)孩子需要什么樣的科學的知識和方法。專家告訴大家嬰兒輔食添加需要“先米后面”。
添加輔食的目的:
一、補充營養(yǎng)素不足。隨著嬰兒的長大,他們需要量就增加了,在六個月前可能母乳還能滿足,但六個月以后,需要更多微量元素、礦物質,所以此時要小心添加母乳以外的食物。
二、鍛煉嬰兒吞咽、咀嚼食物的能力。光喂奶只會有原始吸吮反射,但咀嚼是要寶寶后天學習的。當添加固狀食物時,寶寶會慢慢學會使用嘴唇、舌頭。如果在6個月后寶寶沒有及時學會吞咽、咀嚼會出現斷奶后不愿意吃,厭食等情況。
三、為嬰兒的語言打好基礎。說話是口腔功能協調的一個結果,如果在乳牙萌出后,沒有得到迸發(fā),咀嚼肌、牙周膜發(fā)育得不太好對于日后語言功能的發(fā)育會造成一定的影響。所以兩三歲后孩子還不說話時,家長都會著急,如果排除了其他問題,那么這與咀嚼功能不太好是有關系的。
四、也是為斷奶做準備。斷奶后突然給孩子吃飯和菜,孩子是不能一下接受和適應的,所以要有添加輔食的過程。
輔食添加的原則:
輔食的品種從單一到多樣:一次只能添加一種單一的食物,小量試用3-4天,一星期后無不良反應可再換新的食物。
輔食的質地由稀到稠:不過現在也有新觀點說一開始給寶寶吃米糊問題不大,因為孩子六個月后胃changdao已逐漸適應了粘稠的食物。
輔食的制作由細到粗:比如一開始不要給寶寶吃牛羊肉,可以選擇細一些的雞肉、鴨肉等。
谷類、淀粉類食物要滿四個月才能添加:四個月開始可以給孩子吃些米糊,然后是爛粥、爛面條,“先米后面”。6個月后可以吃些餅干、饅頭片等。動物性的食品可以選擇雞蛋、魚肉、動物血和其他肉。6個月以后的孩子很容易發(fā)生營養(yǎng)性的貧血,而動物肝臟、動物血是直接補充鐵、鋅,6個月以上的孩子如果有貧血傾向就更要多補充。還有不要用湯代替葷菜,湯的營養(yǎng)價值一般只有5%-10%,所以喝湯時,肉也一定要給孩子吃掉。
孩子的飲食中不要放過多鹽和味精:在孩子6個月以前的食物是不可以放鹽的,6個月以后可少量放鹽,放多了會造成腎臟負擔和帶來高血壓風險,所以從小就應該給孩子樹立健康的飲食習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