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每一個家長的心愿,因此眾多的家長從小就為孩子報名了各種各樣的補習班,不僅花去了眾多的投資,而且其結果也不容樂觀。
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師,同時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,家長雖然教不了孩子眾多文化知識,但家長們可以教會孩子眾多做人做事的技巧,讓孩子從小就能養(yǎng)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。
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
0-6歲是孩子品質(zhì)及良好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。兒童生命的最初兩年,是與父母建立牢固情感紐帶的關鍵期,是兒童未來心理成長并與他人建立信任和愛的關系的基礎。所有關于生命知識的50%,是在生命的年學習的,生命的第二年,學習25%,這里的生命知識主要是指愛的能力和情感的發(fā)展。
如果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,父母應先改變自己
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個過程,孩子的不良行為,往往是從環(huán)境或父母那兒直接傳授下來的。樹立榜樣來教育是發(fā)展孩子道德行為的最可靠的辦法。
培養(yǎng)兒童的靈性品質(zhì)其重要性遠遠超過智力開發(fā)
靈是樹,心智是果;靈是燈,心智是光。人的智力是靈性品質(zhì)的反射。如果只注重技能的培養(yǎng)(如各種五花八門的早期智力開發(fā)興趣班),而忽視兒童的精神品質(zhì)的培養(yǎng),只能是本末倒置,孩子長大成人后,他們的人格就會有缺陷,道德發(fā)展受到阻礙。
孩子天生純真,同時也是模仿能力最強的時候,只有把握住這個時候孩子的個性,讓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,這才是培養(yǎng)孩子的關鍵。